首頁 > 綠色舵手 > 氣候變遷與因應

氣候議題省思

業活動排放的溫室氣體造成全球氣候變遷,促使全球年均溫屢創新高,已對環境造成莫大衝擊,因此,如何健全面對氣候變遷時的調適能力,鑑別出與營運相關的風險與機會,並做好周全的準備,已成為各企業的首要目標。

2024年1月25日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 WEF)發布2024年全球風險報告(Global Risks Report 2024),十年長期風險中不僅環境風險因素就佔了一半,前四名也由環境風險因素獨佔。自2022年起,環境風險因素已持續3年主導了全球風險報告,其中2024年有三分之二的全球風險報告受訪者將極端氣候列為2024年最有可能在全球範圍內引發重大危機的首要風險,由此可知,極端氣候之威脅,將是未來十年最需關注的風險議題。

全球溫室效應產生氣候異常導致各地劇烈天然災害事件,大自然的反撲造成全人類難以估計的損失,極端氣候發生率增高,主要肇因為溫室氣體濃度升高。天然災害雖未直接衝擊台船公司之營運,但對其他產業供應鏈所造成的影響亦帶來間接的損失,因此台船公司亦十分重視氣候災害風險的重要性,努力透過節能減碳,以減少氣候變遷的風險,是台船公司目前最基本的環境責任。

近年環保意識漸升,投資人逐漸以企業是否妥善應對氣候變遷議題,作為投資與否的關鍵考量要素之一。因此,確認與氣候變遷相關的風險與機會,並做好周全的準備,已成為企業責無旁貸的任務。隨著全球暖化的日趨嚴重,海運業正積極建立完整的節能減碳機制,而如何兼顧船舶的營運效益及達成節能減碳的要求,將是船東與船廠需面對的機會與挑戰。各國對於溫室氣體排放管制的法規或協定愈來愈多,愈來愈嚴格,除了要求企業定期揭露溫室氣體相關資訊外,亦限制其排放量,種種因素加上碳費/碳稅/碳交易等的課徵,都將提高企業的生產成本。台船公司持續關注國內、外法規變化,了解法規趨勢,做好及早因應之準備。

為此,台船公司特別規劃節能減碳新策略,除須遵守相關法規,積極提升能源效率、節能及回收利用、配合政府相關措施外,更結合學界與業界開發實海域設計營運最佳化(SODO)等環境友善技術作為因應,以期為全球氣候變遷的衝擊盡一份心力。台船公司積極掌握全球的發展趨勢及船舶設計與操作技術專案的研發成效,持續推動自主溫室氣體盤查,並期將這些措施逐步由公司內部擴至供應鏈,凝聚供應體系共識,啟發創新思維,透過密切的合作,共同建構台灣航運與造船的競爭力。

風險分析及因應策略

台船公司依照金融穩定委員會公布之TCFD(Task Force on Climate-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架構,評估氣候變遷對於台船公司的風險與機會。為降低風險因子,亦同步研擬相對應之策略和措施,藉此強化造船產業之氣候韌性,並減少氣候變遷帶來的各式衝擊。

減碳目標和計畫

台船公司主要碳排源於電力使用,為了降低碳排放,台船公司正朝著綠能設備自建自用 方向努力。於減碳計畫中,第一階段著重於船廠製程設備改善,如 LED 複合照明系統設置,藉由降低電力耗損以 提升能源使用效率。除此之外,台船公司也關心國內外可行性減碳技術,若有適合船舶製造產業的減碳技術或方法,將視需求選定可行且最具效益之技術作為投資標的。

身為台灣造船業龍頭,台船公司設計單位也朝碳排源頭減量方向努力,自2005年起,啟動節能計畫(Energy Saving Plan, ES),針對船體線型、螺槳精進、提升推進效率、減重等方面開始著手,並分為ES10、ES20、ES30三階段進行,不僅提升產品競爭力,進而使船舶航行期間更加環保和節能。

現階段可行技術和經濟成本考量,台船公司要達成零碳目標仍需努力,但隨著負碳技術成熟及減碳成本降低,達成零碳生產是可望達成的。

台船公司減碳計畫

氣候相關資訊執行情形